小篆作品 | 小篆知识 | 加入收藏 小篆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小篆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小篆转换器

当前位置:小篆网 > 小篆杂谈 >

春节期间杂谈烟花爆竹

时间:2023-09-18 18:34:48 编辑:小篆君 来源:小篆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到年底,王安石老先生这两句诗就禁不住地被人想起来。

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烟花爆竹就是其中之一。烟花爆竹的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

那么,年,究竟是一种什么怪兽呢?

汉语的年字,会意兼形声字。从早期的商朝,到现在的年字,它有一个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年”字,上部是代表成熟庄稼的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很像一个人背着成熟庄稼(禾)的形态,表示一年到头,经过春种、夏锄、秋收的艰苦劳动,丰收了。金文中“年”字的形状,跟甲骨文中的字很相似,所不同的是,那个下垂的庄稼或谷穗更明显,那个背着庄稼的人的腰也更加弯曲,稍微有点变化的是,人与庄稼连在了一起。发展到小篆阶段时,篆字的年字,更加整齐了一些,“年”字下部的“人”蜕变为类似于“千”字。

“年”字的隶书形态,表示“庄稼”的“禾”字最后两笔以及“千”的第一笔,都变成了直线。后来,年字的隶书,用楷书写,非常像“秊”字。再后来,才慢慢形成了现在规范的“年”字。春节这一天,也叫除夕。除的本意是去,也就是辞旧迎新。夕的本意是“日暮”,太阳落山以后,引申意是夜晚。除夕,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因为这是最后一天晚上,到了天亮以后,就是新年第一天开始了,因此古人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说法。

早先没有火药,也没有纸张。人们为了驱赶“年”这种怪兽,保护自己劳作了一年得到的丰收果实,便使用火烧竹子,使竹子发出爆裂的噼噼啪啪之声。我们现在的人,尽管可以认为这些都是迷信,根本不足以相信,但毕竟这种做法反映出了我们古代先人希望安居乐业、渴求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望。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的尚书侍郎梁宗懔,以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等故事编撰了一部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荆楚岁时记》里对于春节习俗,是这样记载的: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年这种瘟神恶鬼。

再后来有了火药和纸,原来用火烧竹子改为了用火药、纸制作鞭炮来驱赶年兽。

关于火药的发明,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它的起源和炼丹术、本草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辅料砷化合物、油脂等粉末状物质均匀混合物组成,这些成分都是中国炼丹家的常用配料。把这种混合物叫做火药,注意!火药,也就是一种能够引起爆裂、燃烧的药剂。这也揭示着它和祖国医学的渊源关系。

1、起源于炼丹术的说法

说起炼丹,很容易让人想到凌濛初先生《初刻拍案惊奇》中的一个故事《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斤一笑》,里面说的是一个姓潘的富翁,深信人世间有一种灵丹妙药能点石成金、化汞为银。后来,他真的遇到一个炼丹师和他的妻子。富翁因为太贪婪,既想有更多的钱,又贪恋炼丹师美貌的妻子,结果,中了炼丹师布下的“仙人跳美人计”,不但什么都没得到,还被骗了很多金钱。

不过,故事毕竟是故事。其实,在中国古代,炼丹师在炼制丹药过程中,还是非常敬业的,也是特别认真的。比如说,在炼制丹药前,必须焚香祷告、香汤沐浴,以表示对这种技艺的认真和对神灵的虔诚。在炼制丹药过程中,时间的掌握、火候的控制、材料的配伍,每一步、每一个程序、步骤,也是相当严格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中国古代的炼丹术起源很早,早在战国时,就有《战国策》中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更是对长生不老药有过刻意的追求。他除了让方士炼制长生不老丹药,还曾经派出几千童男童女到海外寻找不老仙药。

到了汉朝时,汉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还亲自炼制过丹药。从此,炼丹成为风气,开始在社会上盛行。历代都出现过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炼丹家的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样的目的自然是不可能达到的。

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人另辟蹊径,为了增加房事中的乐趣,延长性爱时间,发明了一种叫五石散的慢性毒药,相当于现代的性药。药方据说出自于汉朝,由三国时的魏国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五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传说何晏特别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到了唐代时,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服用过这种东西。

炼丹术流行了一千多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但是,炼丹术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的,至少在炼制丹药时,让古人发现了化学的原始形态。

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火法炼丹”。它直接与火药的发明有关系。

所谓“火法炼丹”,其实就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东晋文人葛洪有一部著作《抱朴子》,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其中对火法炼丹有过具体记载,火法炼丹的过程大致有(长时间高温加热)、(干燥物质的加热)、(局部烘烤)、(熔化)、(蒸馏)、(又叫升,就是升华)、(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么七个步骤。这些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产生发明的基础。尽管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非常虔诚,在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时也特别艰苦,最终自然是失败的。这种挫折,也使得炼丹家只能反复不断地实验,以寻找新的方法。这样就为火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在发明火药之前,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已经得到了一些人造的化学药品,比如硫化汞等。这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

在炼制丹药过程中经常发生起火现象,这可能是启示我们的先人们认识并发明了火药的原因。

2、火药的发明的第二个说法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目的显然并不是要制作火药,而是追求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在中医药概念里,硫磺、砒霜等尽管也属于中药范畴,但它们显然属于金石性质,药性比较猛,也有很强烈的毒性。既然炼制的丹药是供给人吃,这些具有猛毒性质的金石药,显然不适合直接服用,否则不但不会让人长生不老,而且还很可能使服用者中毒丧命。为了减轻、去除金石里面的毒性,炼丹家在炼制过程中,必须把丹药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所谓“伏”,是降伏的意思。意思就是要降低或者干脆去除金石里的毒性,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唐初的名医孙思邈,同时也是一位炼丹家。他曾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再掘一个地坑,把锅子放在坑里和地取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的时候,退火,趁着锅里的木炭没有火焰了,但是还没有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已经达到伏火、去毒的目的了。

唐朝中期有个炼丹师清虚子,他在“伏火矾法”中也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研为末,搅拌均匀。掘坑,把药放于罐内与地取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木碳起燃烧作用的。

伏火的方子里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当中的猛毒成分。

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为药物这个伏火过程实在太难掌握分寸和火候,故此,那时候的许多炼丹师还是经常在练制丹药时发生失火燃烧的事故。

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里面也提到了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这说明唐代的炼丹师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配方,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也就是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曾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综上所述,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造成对人和财产方面的危害,炼丹家自然也就对它失去了兴趣。由此火药的配方便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3,道士发明火药之说

唐宋时期,瘟疫四起,哀鸿遍野。人们求助于寺庙道观,有个叫李畋(tián,也有人说他是道士)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很快制止了疫病的大流行。这可能就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也叫炮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鞭炮)。

这就是过年燃放爆竹的原因和用火药制作爆竹的过程。有人发现,爆竹中的有效成分硫磺在空中炸裂时,会和空气融合,产生一种凝胶,对弥漫在空气中的瘟疫病毒具有杀灭作用,这大概就是我们先人燃放烟花爆竹这么多年持续不断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我们的古人不管做什么,总要给这种做法赋予一种文化内涵。这么一来,燃放烟花爆竹,本来是驱除瘟疫这个本意,可能反倒被人们慢慢忽略了、忘却了。现在的人,更是以为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就是为了渲染喜庆气氛。于是乎,烟花爆竹原先杀灭病毒、抑制瘟疫的本意,似乎倒成为次要的行为,让人产生了误解。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两千多年来,我们古人所谓的“年兽”,其实指的就是瘟疫

在古代,一直有瘟疫“始于冬,盛于春,止于惊蛰”的说法。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正好处于冬春交替之时,这时正是寒冬达到极致、春天马上将至,万物复苏、许多细菌、疫病被唤醒的多发季节,这可能也正是我们古人非要在春节这几天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所在。

近几十年来,有些不了解中国历史、不尊重先人、受过西方洗脑的人,不停地在网上发表大量文章,攻击我们的传统文化。说什么李畋就是个爱出风头的道士,连篇累牍地指责中国的传统文化,大有一种不把中国这些传统文化全部灭绝取消决不罢休的劲头。

这些鸟人,他们先是说扁鹊在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是一个被人杜撰出来的名医,然后又说岳飞、韩世忠、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接着又声称中医是伪科学、光是忽悠病人、根本治不了病,中国的大多数节日都没有意义,是封建糟粕,甚至就连春节都应该取消,燃放烟花爆竹是陋习、污染环境-----

许多本该申遗的非物质文明都已经被邻国抢走了,许多我们本该珍惜的东西都丢得差不多了,我们中有些人还在恬不知耻地瞎扯淡,甚至还有专家教授说,中国应该取消自己的吉祥物——龙,因为西方人不喜欢;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春节不应该吃饺子,因为外国人不吃饺子;还有人认为应该消灭中国汉字,因为外国人学不会------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不是中国人,究竟是不是他妈妈生下来的。他们吃着中国的饭,挣着中国纳税人提供的丰厚工资,专门给西方社会洗地站台,就是不为中国做事。

就拿烟花爆竹来说,其实燃放烟花爆竹的节日并不多,中国人燃放了两千多年,并没有污染了环境,倒是汽车尾气、工业污染一直在给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困扰,水源污染了,天空雾霾了,大气变暖了,你们怎么不说?北京禁放了二十年,环境好了吗?雾霾消失了吗?倒是听朋友说疫情管控放开了,大家全阳了,正人人过关呢。

火药是我们中国古人发明的,但是,真正用在人类战争史上的地方或用途其实并不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先人骨子里善良的本质。因为他们深知,这种能够燃烧的东西带给人们的痛苦和伤害是根本无法治愈的。

至于说烟花,尽管和爆竹并列称呼,但其实它们的用途是并不一致的。如果说爆竹是为了驱邪驱鬼、灭杀瘟疫,至少还有一些实际效用意义的话,那么,烟花可能就是一种纯粹的渲染喜庆氛围的东西了。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即使是专家也并不完全排斥烟花,而唯独对爆竹深恶痛绝,认为它纯粹就是封建迷信。因为烟花这种东西并不是我们国家所独有,许多西方国家的人民和政府也比较喜欢,在举行一些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时,他们也会放烟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既然烟花、爆竹后来使用的都是黑火药,那么,它们在燃放时,产生的也就都是硫磺和硝石,所起的作用也就趋于一致了,都是有杀灭病毒、防止疫情传染的作用。

写到最后,我想问所有阅读到这里的朋友们一个问题,一旦中国所有传统文化痕迹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人为消灭殆尽,中国还会是那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吗?一个国家的文化话语权一旦被异族文化渗透、替代殆尽,我们原有的文化不存在了,这个国家会怎么样?

谈古鉴今,看看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是怎么被异族入侵后怎么异化成阿拉伯国家的,看看古代巴比伦是怎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你不就清楚了吗?也许你会说我杞人忧天、故弄玄虚,不就是不让放烟花爆竹吗,不放就行了呗,至于这么严重吗?不过,你可能忘了一个问题,你看看我们的传统文化现在还剩下多少?原来中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经过这四十年的市场经济洗礼,现在大概只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

最后,我在遥远的祖国边陲呼和浩特市祝愿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Copyright:2014-2023 小篆转换器 www.9380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