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作品 | 小篆知识 | 加入收藏 小篆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小篆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小篆转换器

当前位置:小篆网 > 小篆杂谈 >

虞世南死后欧阳询还在,为何唐太宗却抱怨“无人可与论书”?

时间:2023-08-04 11:11:09 编辑:小篆君 来源:小篆网

欧阳询与虞世南都是初唐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他们在书法排行榜上同属“初唐四大家”。他们年龄差不多,也都是南方人,后入长安。虞世南死后明明欧阳询还在,为何唐太宗却抱怨“无人可与论书”?

但是,虞世南死后明明欧阳询还在,唐太宗却对魏征抱怨“无人可与论书”!魏征听了唐太宗的抱怨后向他推荐了书法家褚遂良,却为何不推荐欧阳询?那么,在唐朝,欧阳询与虞世南谁的书法名声更大呢?

一 比作品

欧阳询的作品留存下来的不多。存世的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黄帝阴符经》、《化度寺塔铭》等;行书有《仲尼梦奠帖》、《张翰思鲈帖》、《卜商读书帖》、《行书千字文》四种墨迹,《仲尼梦奠帖》被鉴作真迹,《张翰帖》、《卜商帖》和《千字文》是古代临摹本。欧书被人临习得最多的是《九成宫醴泉铭》。

此外欧阳询在书上颇有建树,留下了《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作品,总结了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技巧和美学要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虞世南的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传世书迹有刻石楷书《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虞世南在唐朝很少写碑,仅在贞观年间写过《孔子庙堂碑》,刻成后不久毁于火,现在西安碑林保存的那通《孔子庙堂碑》是宋朝重刻的,俗称“西庙堂碑”。

虞世南的行书作品也很少,上海博物馆的《汝南公主墓志铭》,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兰亭序》古临本,相传是其行书作品。

从写碑上的视觉效果看,欧体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视觉的刺激性,适合写碑。虞字较柔弱,不谐碑刻,也许这是虞世南很少写碑的原因之一。此外,欧阳询各种书体都写很好,张怀瓘说“论众体,则虞所不逮”。所以,若比作品及书论,虞书略逊一筹。

二 比书风

欧阳询与虞世南都曾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学过书法,深受南朝书风影响。不过,欧阳询的书法更多地融合了北朝书风的奇险。因此,欧书具有融“平正”与“险绝于一体的特点。唐张怀瓘《书断》说: "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

虞世南的书法,更多地继承了“二王”书风的特点。体段含蓄柔和,笔力内含,平稳优雅,气色秀韵,有如得道的高僧,举止有礼,不动声色。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学过《孔子庙堂碑》,他在1063年写的一段题跋中回忆:“余为儿童时,尝得此碑以学书,当时刻画完好。后20余年复得斯本,则残缺矣。”

若论书风创新,欧阳询更胜一筹。欧、虞的前30多年都在江南度过,苦练“二王”书法,但是成年后欧阳询渐变王体,学习北朝碑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更多阳刚之气。若论书风继承,虞世南更胜一筹。他师从“善王羲之书”的智永,登堂入室,以“王书”成名,也以此自守,成为王羲之书法在唐朝的正宗传人。

不过,由于在古代崇尚儒家思想,所以相较而言,虞世南的书风内敛,更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因而在古代受到更多的推崇。张怀瓘说“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但是,张怀瓘也承认“欧之于虞,可谓智均力敌”,他说:“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

三 比地位

“诗外工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政治地位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书法地位的评价。比如唐人韦续的《墨薮》排名中,上上品列的十九人中,唐高祖李渊排名第三,唐太宗李世民排名第五,唐玄宗李隆斟排名第六,就显然是受到了政治地位的影响。

欧阳询比虞世南年长一岁,两人都出生在陈朝的官宦家庭。欧阳询是湖南长沙人,他的家世本来比虞世南好,可是14岁那年,父亲因朝廷疑忌被杀,全家只有他幸免于难,父亲的好友文学家江总收养。虞世南是浙江余姚人,“性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少年时代投师陈朝著名学者顾野王门下,求学十余年,精思不倦,有时到了20多天顾不上盥洗梳头的地步,所谓“累旬不盥栉”。

隋朝灭亡陈朝的公元689年,欧阳询33岁,虞世南32岁,他们先后“北漂”京城长安,“货与帝王家”。虞世南做过秘书郎、起居舍人,欧阳询为太常博士,料理礼乐之事,虞世南地位要高。

入唐后的20多年,虞世南一直担任太宗的侍从秘书,后来做了秘书监,人称“虞监”。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书翰”是指书法,死后“图其形于凌烟阁”。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太宗曾向魏征诉苦:“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

那时欧阳询还在世,太宗却不会把他看作“论书”知己,一是欧阳询的书法已经“渐变其体”,脱离了王羲之的风格;二是欧阳询本唐高祖李渊的旧友,又曾是政敌故太子李建成的门下,所以唐太宗礼遇父亲身边这位老臣,但并不亲近,把他安排到东宫做太子率更令。论地位,欧阳询远逊虞世南。

四 总结

相比较而言,在唐朝,欧阳询与虞世南谁的书法名声更大?当然应该是虞世南。这主要因为它的书风继承二王正宗,更合太宗胃口及古代儒家为主的文化氛围,而且虞世南的政治地位更高。

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欧阳询在东宫,政治差使少了,无案牍之劳形,沉淀在书法上的时间更多了。在书法上下的工夫多了,所以待后世政治地位等影响消退后,欧阳询的书法名声更大。欧阳询在唐朝写的碑志,包括大臣、名僧的墓碑和墓志,也有皇家宫馆陵园的铭刻文字等。我们现在还能见到他写的隶书《房彦谦碑》,楷书《化度寺碑》、《皇甫诞碑》和《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九成宫醴泉铭》的碑额上可以看到他的篆书。

虽然有不少偏于儒家审美者仍不喜欧书少温秀润色,但是欧体的“劲险”赢得了书家的普遍赞叹,也因“劲险刻厉”而有人喻为“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唐朝就有人说欧阳询“笔力劲险”,宋朝米芾称之为“险绝”,清朝梁说他敢用“险笔”,总不离一个“险”。

Copyright:2014-2023 小篆转换器 www.9380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