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作品 | 小篆知识 | 加入收藏 小篆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小篆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小篆转换器

当前位置:小篆网 > 小篆杂谈 >

松竹品格皆备 才学集于一身-悼念吕朝晖同志

时间:2023-08-13 15:15:51 编辑:小篆君 来源:小篆网

(作者:潘 琦)去年,得知朝晖同志患重病住院,我曾多次与他家人联系到医院探望。都说他患的是口腔癌症,脸面浮肿变型,不能说话,暂不宜去探望。今年除夕前,医生让他回家与家人团聚三天,然后再回住院。经联系,他回家第二天下午我和钦挥同志一起去看望他。他精神尚好,但只能笔谈。他分别赠送我们一套厚重的文集。可万万没想到,次日零晨,他便静静地走了!成为我们见的最后一面,我无比悲痛!

若问,如何评价朝晖同志这一生,我想用一四句话来概括,“接物最真诚,待人掏真心,治学唯真理,文章抒真情。”想必,凡熟悉他的人都会有同感。

朝晖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广西全州人,1947年生。在家乡读完初中后,考取广西商业学校,1968年毕业分配到罗城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组工作,任报道干事、组长。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调到广西日报社,历任总编办主任助理、组版编辑、副刊杂文编辑、政文部编辑、广西经济报一版主任、副总编辑、广西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副刊部副主任、理论部主任,主任编辑。2007年退休。他的履历非常简单,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多年,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是一位很有学识、受人尊敬、小有成就的老报人!

上世纪60年代未,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罗城县委新闻报道组工作,朝晖比我早两年进报道组,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朝夕相处。也许是同龄人,又有文学、古诗賦和书法的共同爱好,我们一见如故,关系特别密切。他接人待物谦和诚恳,乐于助人,这是所有同他接触过的人一致的印象。那时他还是单身,我已成家,逢年过节他总是买些菜和我们一起过。他不抽烟好喝酒,为人慷慨大方,常常请报道组的同事聚餐,边喝酒边聊天,几杯酒下肚,话闸一打开,他便天南地北,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他每次下乡都会买一些当地士特产回来,在办公室给大家分享。有的同志在思想上有了苦闷或生活上有了困难,也热情相助。

当时县委特别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报道组配备了8名新闻干事。成员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都没有干过新闻报道工作,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大学本科生、专科生和高中生。当时对我们这帮年轻人能否搞好新闻报道,人们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朝晖虽不是组长,但大家很尊重他,有事喜欢和他商量,他有问必答。年轻人写的稿件请他看看,提点意见,他从不推迟。后来他提任报道组组长,能和大家以诚相待,研究工作,讨论选题,修改稿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氛围挺好。整个报道组团结和谐,凭着一颗热心和一股激情,全县新闻宣传搞得有声有色。“罗城县报道组”在广西新闻界小有名气。

记得我第一次和他下乡采访,是完成县委要求写一篇罗城消灭血吸虫病的新闻稿任务。我们骑自行车下去,山乡道路崎岖,坎坷不平,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到采访的村子,天色已晚。我们赶紧采访,否则就来不及。之前朝晖来过这个村子,对这里情况比较熟悉,很快找到生产队长,他把采访对象集中到队部办公室,朝晖象谈家常一样和乡亲们聊起来,轻松自如。我初来乍到,不好挿话,只是听着记着。大概谈了一个多小时,情况基本了解了,我们便到田头沟边看了消灭血吸虫的现场,並向隊长要了一些数字。晚饭后,赶到公社招待所休息。对如何写这篇新闻稿,我心里没有一点底,便问朝晖,采访时间这么短,这新闻稿如何写呢?他说,其实我们过去已掌握了不少消灭血吸虫的材料,这次来主要是看看现场,听听当地群众的反映,同时核实一下数字和事例罢了。

接着,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写好这篇新闻稿。他说,罗城成功地消灭血吸虫病,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卖点,关健在于选什么角度、用什么形式来写,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现在我们手头掌握的材料和典型很丰富,如果简单写一篇新闻报道稿,是轻而易举的,但这是大材小用,浪费资源。还是写一篇通讯稿为好。并对我说,你有厚实的文学功底,写篇通讯应该是得心应手,这稿由你主笔!还和我具体商量了文章层次与结构。我过去是写过一些散文、随笔,但写新闻通讯却是新媳妇上轿一一头一次,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回机关后,我便动笔赶写稿子,花了三天时间,终于写完不足三千字的新闻通讯稿《民族团结战斗“送瘟神”》。朝晖看后,作了一些修改。送组长签阅后才寄给报社。果然,几天后在广西日报头版发表了。县委书记表扬我们报道组,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发表也很及时。我们第一次合作成功,心理非常高兴,特意请朝晖到家里喝酒庆贺。席间,他鼓励我:“老兄,你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搞新闻一点不成问题!”说实在话,没有他出的思路和修改润色,我不可能写好这篇通讯,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从他那里我学到一些新闻的基本知识,他对新闻报道轻车熟路,文笔简洁流畅和务实的作风,令我从心底里十分钦佩。

朝晖为文,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他在广西日报副刊和理论部工作期间,不少文友与他打交道,对他是既敬且“畏”,他对一些来稿总是能挑出毛病来,然后诚肯地提出修改意见。有时就是在行将付印的校样上大删大改,刀劈爷削,害得编辑手忙脚乱。他常说,我要对文章负责,对读者负责,至于工作上添点麻烦,也是值得的!他对自己的文章更是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反复修改。有时初稿几千字,定稿后仅有一千多字,足見匠心之至。那年我在南宁举办书法作品展,邀请他去参观。一个多月后他送我一首诗《潘琦书法印象》:

燕尾蚕头出汉朝,李斯篆体是秦豪。

兰亭禊事流觞酒,和尚成书万亩蕉。

展素惊鸿浮列雾,崩云举凤起腾蛟。

眼前又制心裁体,篆隶铭旌过板桥。

还对诗句作了詳细的注释。虽仅仅8行56个字,他修改不下10遍,历时一个多月,最后才较满意地送给我。他对我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与做事相同,稍不注意,就会出纰漏。我写文章总是先成初稿,然后放进抽屉,让心静下来,读读别人文章,相比对照,不妥之处便容易看出来,然后再作修改。写文章好比陈酒,年头愈久愈醇香。”他主管理论部时,从不发表人情稿,关系稿。有一次有朋友要我推荐他一篇论文,在广西日报理论版发表,我把文章交给朝晖,他看完稿子,打电话给我,说这篇文章还没有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暂不能见报。他把原稿退给朋友,並提出修改的意见。这便是朝晖的文德观。他治学的严谨,堪为后人之楷模,文化界之榜样。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朝晖的文章都秉承着这种理念与信条。他写了很多文论杂著、评论杂谈和理论文章,对当时社会弊病和党内不正之风进行尖锐的批评。记得他发表过一篇《略谈“看脸色”》的杂文。不到两千字的文章,把社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看脸色”办事和拍马屁的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认为这“破坏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危害了革命事业,损害了群众利益。既害人,又害己。”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彻底纠正。他另一篇杂文《“芝麻官”要管“芝麻”事》,当时也引起一定社会反响。文章揭示了当时一些基层干部,为官不为民办事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不良作风。并分析了产生这不良作风的原因。主张进行彻底整顿,提倡“芝麻官”管“芝麻”事,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有利益的事!朝晖同志的杂文语言朴实无华,文字犀利,针对时弊,极有性格。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独到的体验和领悟,对历史、对社会透辟分析和深刻见地。

当今,社会风气浮华,注重虚名,惧怕批评热衷于包装和炒作,严肃、健康的文学批评难以形成。朝晖主管广西日报理论部,以身作则,不为上,不为书,只为真理,打破情面,敢于直面开展文学批评。前些年,我学着写了一个电影剧本,初稿出来之后,打印了样本分送几个懂行的文友征求意见。结果反馈回来的都是对剧本的鼓励和赞扬,唯独朝晖给我写了滿满四页稿纸信,对剧本作了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至今我仍保存这封信的原件。信中他提出剧本三点不足:一是立意不明。一个作品最重要的是思想性,即作品创作的意图。这个剧本的创作意图表达不夠明嘹。二是情节過于简单。线索、情节显得平直,缺乏磁性,沒有让观众坐下来,读下去的魅力,缺乏动人的情节。三是人物性格不鲜明。文学是人学,电影剧本是写人的,塑造人物性格是基本任务。这个剧本写的男女主人公是什么类型的性格,读后没有印象。所有故事、矛盾冲突都没有表现主人公的性格。他的结论是,这个剧本不足看来是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实质是对原型的理解、提炼、概括与升华不夠,尚需花点功夫修改!朝晖坚持实事求是,铁面无私,用锐利的眼光和敢于批评的勇气和直面作品问题,尖锐评论,让批评成为是名副其实的批评,实在难能可贵!

朝晖学的是工商财务,自学高考大专文凭。他却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对古典文学、学术理论有很高的造诣。这应证了“文凭不等于水平,专业不等事业”的说法。当年,在县报道组当报道干事,被称为“土记者”。但他一直按职业记者的条件、水平和职业道德要求自已。坚决抵制新闻稿件虚假、虚伪、虚题、虚张,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行为。对一些文学不通,语句不通,道理不通,段落不清,条理不清,废话连篇的文章和新闻稿特别反感,都斥之为劣文废品。他是报道组的主笔、骨干力量,重要的报道任务非他莫属。是有名的新闻报道“髙手”。后来调到广西日报社工作,为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佳作迭出,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他自费出版的《傲霜斋选集》上、下集,收入了他撰写的200多首诗词、70多副楹联和190多篇杂文、散文、传记及理论文章,洋洋三百多万字。如此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在文艺新闻圈内也不多见。他在自序中写道:“吾自弱冠始从业新闻,凡四十年,退休后随缘应酬,以文字为乐,笔下留迹百数万言,在高明者看来多不可取,予亦自知。吾文略输文采,而又敢结集付梓者敞帚自珍也。”字里行间透出-种学者虚怀若谷的品格。

每个人都有故乡。乡愁是一种简单的神往,想藏而藏不了的情怀。朝晖是一个极怀乡情、铭记乡愁的人。他的故乡全州地处桂北,与湘南永州交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积淀丰厚。他一直钟情于对全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时,他和几位文友,特意邀请我到全州进行桂北文化考察,亲自作响导。他对家乡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古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都很熟悉,一路上给我们讲解,滔滔不绝,倒背如流。话语中流露出几分自信与自豪。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殊感情,是溶入血肉的潜在意识。他写过不少关于全州历史文化的诗文、碑记和楹联,都像一根悠悠的长线,把他的心与故乡的山水、人文似丝似缕地系在一起。他曾为全州江宾公园撰写一副长联,从中可透出他的才华文彩与对故乡的满腔情怀:

登临送目,正合江平堰,烟景苍茫,一廊山水都在云雾里。须晴日,看海洋越城,嶂叠峦层,九嶷都庞,青碧难了,更紫云黄华,重出翠微天外。几案前,平少落雁,鱼鸟裒翔。熙攘攘,里许程因墟设市,里许程傍井成村,乐旺相宁康,大兴崇楼。万里神驰,珠江黄浦,端正好,心随流水到天涯,无限风光,自南薰歌罢,尽入舜域尧疆。江山存精义,从子厚以来,能几人昭明得到?

晤对聘怀,欣白发耆英,潭思旷若,百代风物且陈酒后茶余。稽蠹牒,揆楚掉吴子,鄂启金节,三軍屠尉,黎黑杂着,那黥布灰炽,尽在乾坤套中。覆巢下,孙坚观鹄,贼羡擒格。乱纷纷,一会儿吹角连营,一会儿衔枚髙垒,哀穷途狂病,炘毁梵鳞,千年梦幻,寂照毫艺,免不得,僧捧降诏出岭表。峥嵘岁月,踵译吁筹赓,无非川封岭塞。天地养浩然,把元戎过后,复何处障碍通达!

上联写风景,下联写历史。歌颂统一、沟通、稳定、和谐;反对分裂、雍塞、扰攘、动乱。人文景观合壁。可称得上现代长联中的佳作!

朝晖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在罗城,在这里生活近十年,对仫佬山乡情有独钟,视之为第二故乡。他热爱这是一草一本,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结交了很多真朋挚友。他在一篇文章作者简介中写道:“在罗城工作经受锻炼教育,奠定报人生涯的业务基础。罗城是我的大学,罗城有我永志不忘的情结,兄弟和朋友。”他离开罗城多年,依然关心着罗城经济文化的发展,县里搞的文化宣传活动,他有请必到,有求必应。前些年他还在报社工作,对罗城的新闻报道工作给了许多指导和帮助。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罗城在邕的老乡编辑出版一本反映仫佬山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成果的文集,向祖国70华诞献礼。朝晖虽己退休,不是罗城人,仍参加编委,参与该书的整个编辑工作。朝晖对罗城魂牵梦萦的情思常常隨即呼之而出,他撰写很多诗文赞美罗城,寄语罗城文友。

江山有大美,罗城竞其尤。只可成追忆,

枉然当初踌。忆昔昔惨淡,抚今今遗羞。

鸡鸣声促促,翠竹影悠悠。卜居三角嘴,

近缘二水流。江流亱未舍,我心日近忧。

逝者如斯矣,来曰不可留。凭栏问江水,

何由再回眸!

乡情、友情在朝晖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他的灵魂,使他的一生散发着点点光彩。乡情、友情都是最神圣的、最珍贵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松有节而不畏冰雪,竹有贞而凌雨高昂。这是对松与竹品性的极妙概括。我与朝晖同志交往五十余年,亲如手足,兄弟相称,知根知底。他的一生光明磊落,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对党的新闻事业尽职尽责,坚持真理,勇于担当,忠诚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他敬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刻苦钻研,辛勤笔耕,坚定传承。如今,他虽然离我们匆匆而去,但他音容笑貌,激扬文字,长留脑际。尤其是他那炉火纯青的学术见解,生动优美的诗词歌赋,敏锐开放的思维,独树一格的文辞风采,坦荡虚怀的品节人格,将垂诸后世,这是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朝晖同志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Copyright:2014-2023 小篆转换器 www.9380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